结局0的的投些我年终那资故却没开头猜对猜中事复盘
站在2023年的尾巴上回望这魔幻的一年,我不得不承认市场的疯狂程度远超我的想象。在这个充满诱惑又布满陷阱的加密世界,我经历了太多"我早料到...但没想到..."的时刻。今天我就把这些血泪教训摊开来聊聊,希望对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有所启发。
上海升级:一场来得快去得更快的狂欢
记得年初的时候,整个圈子都在为上海升级疯狂。我也跟着这股热潮冲了进去,买了LDO、OP这些热门标的。说实话,我当时真的觉得这次升级会是个大机会——你看SOL都反弹了,市场情绪也在回暖,这不是明摆着的机会吗?
但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。升级前那些涨得欢的币,在4月正式升级后反而开始跌跌不休。更讽刺的是,2月中行情就开始熄火了。现在想想,这不就是典型的"买预期卖事实"吗?庄家们早就在消息公布时就布局好了,就等着我们这些后知后觉的散户来接盘呢。
BLUR:屠龙少年终成恶龙
BLUR这个项目让我最是心痛。我早早就看出了它在解决NFT流动性问题上的创新之处,也组建了交易群热烈讨论。它确实成为了NFT交易平台的龙头,但这个"龙头"却把整个NFT市场给搅得天翻地覆。
记得当时BLUR上线后,NFT价格开始剧烈波动,那些靠项目方护盘的NFT项目一个个现出原形。结果就是NFT玩家亏钱,BLUR代币没人买,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死亡螺旋。这件事教会我一个重要道理:有时候看得太专注反而会忽略大局,投资必须要有系统性的思考。
ORDI:从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的魔幻之旅
说到BRC20,就不得不提ORDI这个传奇。4月底它还只要0.1U,我预测它明年减半前能涨到100U,结果10多天就冲到了29U!这种疯狂程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
但暴涨之后必然是暴跌。那些早期打新获利的人根本不懂项目价值,见好就收;而一旦开始下跌,负面情绪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这个案例完美诠释了"涨得越快,摔得越狠"的投资真理。
SATS:资金游戏的狂欢与反思
在ORDI之后,SATS的崛起让我看到了大资金的运作痕迹。从3U慢慢吸筹到7U,这明显是有组织的行为。我及时抓住了这个机会,赚了一笔。但没想到的是,资金疯狂涌入后,整个BRC20赛道开始变得乌烟瘴气。
各种"狗S"之类的垃圾项目都有人冲,散户们甚至产生了"只要是BRC20就比ERC20值钱"的荒谬认知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:在一个90%参与者都是投机者的市场里,理性反而成了稀缺品。
投资的终极智慧:快、准、狠
经历了这一年的风风雨雨,我最大的感悟就是:在这个市场上生存,你必须比任何人都更快地迭代你的投资系统。就像武林高手过招,胜负往往就在瞬息之间。
现在的我已经很少公开分享投资观点了——不是吝啬,而是明白了投资终究是场孤独的游戏。你的每一次出手,都要为自己负责。记住,在这个市场上,能笑到最后的,永远是那些能够在疯狂中保持清醒的人。
(责任编辑:访谈)
-
说实话,每次看到科技巨头宣布要自建区块链的消息,我都不禁想起自己那个"智能"到令人发指的家。记得三年前,我兴奋地买了一套飞利浦Hue智能灯,手指轻轻一滑就能调节灯光,感觉简直像是生活在科幻电影里。但随后发生的事情,完美诠释了什么叫"好心办坏事"。当我把Nest恒温器、Ring门铃、Apple HomeKit和三星SmartThings一个个搬回家后,才发现自己掉进了"科技陷阱"——每个设备都需要单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现在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一辆在泥泞路上行驶的老爷车——流动性差得让人头疼。但有趣的是,我发现社交媒体上的情绪波动反而成了观察以太坊现货ETF前景的一面镜子。ETF申请引发的连锁反应21Shares和Ark Invest本月的联合动作确实够大胆,他们提交的以太币现货ETF申请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大石头。我在业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深知这种重量级申请会带来怎样的蝴蝶效应。The Tie的Sach... ...[详细]
-
从friend.tech到Xshares:SocialFi赛道的生存法则与创新突围
记得那个神秘的八月吗?加密圈突然被一个没有任何预告的项目刷屏了。没有路演,没有白皮书,甚至连官网介绍都没有,这个"三无产品"friend.tech却在Base链上创造了单日58万笔交易的惊人记录。说实话,我当时第一反应是:这玩意儿能撑过三天吗?SocialFi的魔咒与转机但现实总是打脸。在Paradigm公开投资的背书下,ZhuSu、Adam Cochran等大V纷纷入驻,甚至连NBA球员Gray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,我发现稳定币之间的稳定性差异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。最近标准普尔全球的一份研究报告给我带来了不少思考:为什么同样是锚定美元的稳定币,USDC和DAI的表现就比USDT和BUSD差这么多?数据不会说谎:USDC和DAI的"脱钩综合征"研究团队花了两年时间跟踪五大稳定币的表现,结果令人惊讶。还记得去年3月硅谷银行暴雷那会儿吗?当时USDC一度跌到0.87美元,让不少投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必须得说,场外交易(OTC)确实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——它可以带你快速到达目的地,但也可能随时把你甩下马背。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投资者被它表面的光鲜亮丽所迷惑,最后摔得鼻青脸肿。迷雾重重的价格游戏记得去年帮朋友处理一笔加密货币OTC交易时,简直像是在玩捉迷藏。买卖双方各执一词,报价相差20%,就像两个蒙着眼睛的人在讨价还价。这种信息不对称在OTC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最近比特币现金(BCH)的表现还真让人捏把汗。上周周末那会儿,我眼睁睁看着BCH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,直接跌破了190美元这个关键支撑位。要知道,这个价位从9月初开始就一直稳稳当当的,没想到在市场整体情绪不佳的情况下,说破就破了。市场天平正向空方倾斜这事儿说来也挺有意思的。记得上周五(9月8日)那会儿,CVD指标就开始暗示不妙了,现货市场的买单明显减弱。果然不出所料,周末两天空头就按捺不住了... ...[详细]
-
新加坡Web3热潮背后的法律陷阱:国际仲裁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坑
看着新加坡Web3圈越来越热闹,我这个老法律人心里却总有点不安。最近参加了几场新加坡的Web3活动,发现不少创业者都沉浸在技术创新的兴奋中,却忽视了国际仲裁这个可能带来大麻烦的隐形炸弹。狂欢中的隐忧记得去年参加Token2049时,遇到一位来自上海的创业者王总。他兴冲冲地告诉我:"新加坡这边政策太好了,我们项目已经在新加坡仲裁中心备好了全套仲裁条款。"我当时就提醒他要仔细研究这些条款,可惜他太沉浸... ...[详细]
-
CoinEX交易所遭黑客攻击,5300万美元加密货币不翼而飞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安全的业内人士,当我看到CoinEX这次的安全事件时,心里不禁咯噔一下。5300万美元啊!这可不是个小数目,相当于很多创业公司好几年的运营成本就这么消失了。事件始末:一场精心策划的"数字抢劫"2023年9月13日这天,对于CoinEX交易所来说简直就是噩梦。CertiK安全团队在例行检查时,发现了一笔笔异常资金转移。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报告,发现这些资金就像变魔术一样,悄无声... ...[详细]
-
10月20日那个略显清冷的午后,Blocklike团队精心筹备的第25期"即刻链接"直播活动如约而至。作为长期关注Web3发展的观察者,我很高兴看到即使在行业低迷期,依然有这么多优秀的团队在坚持创新。这次活动的主题"Defi, Trading and Infrastructure"直击当前行业痛点,邀请了BlablaBlock、BubbleAI、Landing DAO和Marquee四个项目团队进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以太坊社区里,Lido这个流动性质押巨头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说,这场争议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。一头闯入瓷器店的"质押巨象"让我们先看看Lido到底有多"庞大"。截至9月5日的数据显示,在以太坊2907万枚的总质押量中,Lido一家就占了近三分之一。这个数字有多惊人?这么说吧,Coinbase的质押量还不到它的四分之一。就像当年G... ...[详细]